异宠饲养起风潮 Z世代异宠医生三年接诊两千余例 - 百度知道

异宠饲养起风潮 Z世代异宠医生三年接诊两千余例

异宠饲养起风潮 Z世代异宠医生三年接诊两千余例

  中新网长春6月23日电 题:异宠饲养起风潮 Z世代异宠医生三年接诊两千余例

  中新网记者 郭佳

  一只豚鼠在笼子里安静地吃草,它只有巴掌大小,皮肤光溜溜的,鼻子上有一撮小黄毛,憨憨的样子着实可爱。它已经做了两次胫骨远端骨折手术,再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。

  在吉林长春一诺宠物医院的异宠病房里,住着许多“患者”,有天上飞的,有地上跑的,也有水里游的。

6月21日,吉林长春,周浚琦(右一)为手术后的豚鼠拆线。 张瑶 摄

  为豚鼠做手术的医生叫周浚琦,今年27岁,最近这三年,他诊治过的异宠达两千余例。将豚鼠放在X光机下检查,能清晰地看到髓内针和骨板。“第一次用髓内针做的断掉了,第二次用了骨板。”周浚琦说,医院里没有这么小的耗材,这个还是特地从郑州买的。

  近年来,蛇、蜥蜴、蜜袋鼯、豚鼠、兔子等异宠正在成为养宠人士的新欢。根据《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》,养爬行类、啮齿类宠物的异宠饲养者在中国养宠人群中占比超过10%。

  林西是一位在长春从事蜜袋鼯扩繁工作的异宠爱好者,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几只,以便随时拿出来向顾客展示。林西介绍,蜜袋鼯体型小巧,而且很亲人,可以走到哪儿带到哪儿,虽然价格不菲,但很受欢迎。不过,蜜袋鼯容易生病,如果不及时救治死亡率很高。

  异宠市场的红火催生了异宠医生的需求。周浚琦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,考下了执业兽医师资格证,做过多年宠物医生。三年前,有人慌慌张张地带着受伤的仓鼠找他治疗。“那只仓鼠是他花五块钱在街边买的,却愿意要花几百块给它治病。”周浚琦有些感慨,“原来并不只有猫狗可以作为家庭伴侣宠物,珍奇异宠一样可以是情感的延续。”

  周浚琦自此便做起了异宠医生。据他观察,带异宠来看病的多数是女孩,她们内心细腻,甚至有点敏感。有一次,一个女孩带鹦鹉来看病,急得直掉眼泪,一连几天从早上八点陪到半夜。“我们工作挺忙的,但只要有时间几个医生就会陪她聊聊天,安慰一下她。”

  “异宠医生看似和动物打交道,实则是与人打交道。”这是三年来周浚琦悟出的最重要的道理。异宠的很多病症并不明显,主人对它们生活日常的描述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。另外,异宠主人能否与医生建立信任,也是治愈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
6月21日,吉林长春,周浚琦(左一)在给乌龟做检查。张瑶 摄

  周浚琦读大学时曾接触过异宠方面的知识,但针对性不强于实际工作没有多少指导意义,因此他每天要投入大量时间学习。最近,他正在研究爬行动物的麻醉方法。

  周浚琦坦言,由于相对小众,给异宠治病的药品、耗材稀少且价格高昂。因此,他在工作中发明了许多小工具,也研究出不少平价治疗方案。“最近,我在找一种便宜又好用的麻醉方法,把这块的价格给降下来。”

  派读《2022年中国宠物消费报告》显示,饲养异宠的人群主要以“95后”为主,占比为33.7%。有分析指出,与传统宠物不同,饲养异宠拥有安静省心、形态新颖等特点,精准踩中年轻人追求新鲜、个性的消费心理。

  对于“00后”女孩素素来说,饲养异宠帮助她排遣了孤独。她不喜欢黏人的小动物,反而对高冷的动物有特别的兴趣,便养了一只蜥蜴,她常常看着斑斓的鳞片陷入遐想。“养宠物,自己喜欢才是王道。”

  作为一名异宠医生,周浚琦提醒大家,为异宠治病要选择正规专业的异宠专科医院。饲养异宠要小心谨慎,野外捡来的不要养,有可能携带病毒,也可能是保护动物;有毒的、来源不明的更不能养。(完)

回答于 2024-06-24